|
瑞新泰分享:水产饲料粉碎工艺2019年3月7人 水产饲料粉碎工艺 水产饲料的粉碎工艺有闭路粉碎(单一循环粉碎)工艺和二次粉碎工艺。闭路粉碎工艺是在原来畜禽饲料粉碎工艺上改造而成的,由普通粉碎机和分级筛等组成闭路,原料粉碎后送到分级筛,经分级筛筛分后,粉碎合格的原料进入料仓,不合格原料回到粉碎机继续粉碎。这种粉碎工艺由于产量较低,现在很少采用。 二次粉碎工艺是现在水产饲料厂常用的一种粉碎工艺,即先由普通粉碎机进行粗粉碎,然后再由微粉碎机或超微粉碎机粉碎。其中,第二次微粉碎,过去较多饲料厂采用微粉碎机加分级机来达到所需要的粉碎粒度。这种工艺占地面积较大,粉碎粒度大小通过更换不同孔径的筛板和调节系统风量来实现,并且粉碎过程中容易引起物料温度的急剧上升,造成堵筛,降低粉碎效率,破坏物料营养成分及增加能耗等问题。立轴式超微粉碎机是目前比较理想的微粉碎设备,它集粉碎、筛选、分离于一身,可排除筛板的影响,具有料温低、电耗省、产量高、粗细度可按需自行调节等优点。 粉碎工艺与配料工艺密切相关,按其组合方式可分为先配料后粉碎和先粉碎后配料两种工艺,或者为两种工艺的综合应用。 先粉碎后配料工艺 即原料先粉碎好,送入料仓,然后再配料。这种工艺,粉碎机的产量高,能耗峰值大大减少,粉碎质量比较稳定,控制也比较简单,粉碎机可并联使用,并可根据原料的性质来配置相应的粉碎机,以降低成本。但此工艺需要较大的缓冲仓和更多的料仓,原料粉碎过细,进入料仓后容易结拱,影响配料工序的正常运行。另外,对于一些高蛋白高脂肪含量的原料用这种工艺粉碎易堵筛,粉碎效率不高。因此,先粉碎后配料工艺多用于畜禽和淡水鱼类的成鱼饲料生产。 先配料后粉碎工艺 即先把各种原料按照比例配好,混合后再粉碎。这种工艺能较好地解决先粉碎后配料工艺的一些不足,能适应物料品种和物理性状的变化。各种原料混合后,其物理特性得到互补,一些单独粉碎较困难的原料与其它原料一起粉碎相要容易得多。另外,由于粉碎后的物料直接进入混合机,节省了配料仓,也就解决了过细物料在配料仓中的结拱现象,因此,此工艺更适合于水产饲料的生产,特别是对粉碎细度要求较高的特种水产饲料。此工艺的不足在于粉碎机的空转时间长、产量低、能耗高。 将先粉碎后配料和先配料后粉碎这两种工艺结合起来,可能更能适应水产饲料的生产要求。先将需要粉碎的粒状原料粗粉碎,与其它原料配料混合后,再进行微粉碎,这样可将两种工艺的优点发挥出来,粉碎效率高,能耗也低,但是微粉碎后由于存在分级现象,需要再次混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