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新泰超微粉碎机分享:粉碎机产量的两个误区瑞新泰超微粉碎机分享:粉碎机产量的两个误区 众所周知,粉碎机的产量、成品粒度、吨料电耗都是十分重要的指标,而且产量和细度是一对矛盾,产量高、成品必然粗,产量低、成品必然细,但是产量、细度之间的互相制约数据、很少有人完全了解,并且,通常会有以下几个常见误区:
甲问:"你们的鱼料是多少细度的?" 乙答:"我们用φ1.0筛板。" 正确方法:严格而正规的粉碎粒度应该是以通过一定目数标准分析筛的百分比来确定的,而且最少需要用两层筛来做限定,对于普通淡水鱼料,一般采用40目、60目标准筛,对于鱼种、鱼苗料,还要增加80目筛通过率指标作为辅助数据。 正误比较:不同的粉碎机型采用同孔径筛板的粉碎粒度相差悬殊,请看实际数据: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清晰的看到: 同样φ1.0的筛板,齿爪式微粉机的粉碎细度优于锤片式微粉碎机17%左右。要比较不同粉碎机的优劣,首先要将粉碎粒度标准统一换算到相同的平均粒度。 误区二:粉碎机吨料电耗≠粉碎系统吨料电耗 设备厂家最喜欢吹嘘粉碎机产量是如何高,耗电是怎么省,如果使用他们产的粉碎机,一年省出的电费可以够你再买一台新机器了,但他不会告诉你省电比较的很多关键性前提和细节。 正确方法: 严格而正规的吨料电耗应该通过电度表测量电耗,结合产量数据。应该将粉碎系统对比折合到同一粒度标准,粉碎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并非仅仅一个粉碎机就可以代表一切,不但要看粉碎机主机,还要看配套的风机、除尘器等设施,它们的的动力配备也要计算到系统的能耗中。而且通常计算能耗指标容易忽略的有几个因素:标准粒度、电压、电流、配套动力消耗。 |